第(2/3)页 老太太笑了笑,摘下老花镜,说道:“我天生就不是享福的命,一闲下来啥事儿不做吧,我就犯困,在床上坐一会儿,我就不停地打哈欠流眼泪,困得我不行。” “可我一拿起针线活儿来,我就不困了。” “别为奶奶的身体担心,奶奶就干一点儿针线活儿。” “感觉到有点儿累了,我就停下来,就不干了。” 老太天笑着给孙女解释着,招呼小两口坐下。 雨水在一旁正看书呢,见哥哥嫂子都回来了,她将书本合上,笑着跑了过来。 晚饭端上桌,饭菜格外丰盛。 老太太吓了一跳,她也以为自己孙女婿从饭店里买回来的这么多菜。 可当老太太吃过菜之后,就打消了这一想法。 饭店里买的菜,绝对没这么好吃。 这一定是我的孙女婿亲手做的。 老太太虽然年龄大了,可品尝菜的口味一点儿都没退化。 什么菜好吃,什么菜不好吃,老太太一尝便知。 吃着桌面上的饭菜,老太太不由感叹道:“现如今,京都是鲁菜一家独大,其他所有菜系,加在一起也没法跟鲁菜抗衡。” “几年前,从南方来了一位川菜大师,好像叫伍玉生,想把川菜在京都发扬光大。” “他先是在东安门那片饭店里给人打工,摸清了在京都开饭店的经验后,他便在东安门那片也开了一个饭店,取名川菜馆。” “那口味确实很不错,几年前我有幸尝过一次。” “可惜呀,东安门那片开饭店的,见不得伍先生的饭店红火,都排挤他。” “最后搞得伍先生的川菜馆,关门歇业了。” “再然后,不死心的伍先生又找人,通过关系,在西城区开了一家峨眉酒家,一炮而红,客流如织,生意红火的不得了。” “自那以后,峨眉酒家成为京都公认的第一川菜馆。” “伍先生成为京都公认的第一川菜大师。” “但我觉着吧,咱们家柱子做出来的这些川菜,丝毫不比那伍大师做出来的川菜差。” 何雨柱听老太太一片长篇大论,没想到最后收尾收到他身上来了。 “奶奶,您快别这么说,我就一个轧钢厂食堂里的一个厨子,我可不敢跟人家峨眉酒家伍大师相提并论。” 何雨柱摆了摆手,谦虚的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