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这四个字,在当时足以让任何人噤若寒蝉,气氛瞬间变得无比凝重和紧张。 保守派的声音占据了绝对的上风,引经据典... 王新军紧张地看着会场内僵持局面,手心为那位提出建议的干部捏了一把汗。 他也觉得向外学习很有必要,可惜还没真正推行,就有这么多反对的声音。 赵振国感到一股无力,他深知引进先进的技术对于快速追赶他人的重要性,但思想的转变,需要时间和碰撞。 他是重生者,享受了这条路的福利,但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这确是一条从未走过,前途未卜的道路。 提出建议的人,在一群人的攻击下,脸色发白,嘴唇翕动,想要辩解,却又难以找到合适的、能摆脱“大帽子”的言辞,眼看就要败下阵来。 赵振国坐不住了,蹭地一下站了起来,王新军拽都没拽住。 会场上的人都诧异地看向他,这家伙,坐在靠门口的边缘位置上,根本没他说话的份,居然敢公然破坏会场秩序,这是想干嘛呢? 所有人的目光,如同探照灯,再次聚焦在赵振国身上。 赵振国的喉咙有些发干,他其实也是一时激愤,并没有想好怎么说。 他清了清嗓子,为自己挣点时间。 “各位领导,我……我是个农民,不懂太多大道理。我就打个比方,说得不对,请领导们批评。” 有人想喝止他,让他出去,却被旁边的人用眼神阻止了,没看那位都没反对么? 得嘞,懂领导为什么非要带着这“愣头青”了,是要借他的嘴一用。 什么愣头青,明明是小狐狸。 赵振国环视会场,目光诚恳: “咱们老家有户人家,日子过得紧巴,家里做饭的炉子又旧又破,火不旺,还费煤,做顿饭要花老半天,全家人都跟着挨饿受冻。” 这个开场白让一些干部皱起了眉头,不明白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赵振国继续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