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9、这么快又见面了-《重生七零:开局打猎养家,我把妻女宠上天》


    第(2/3)页

    “坐,振国。不用拘束。听你这口气,看来你和李先生……已经认识了?”

    赵振国连忙微微躬身,态度恭敬又坦诚地回答:

    “回首长的话,说来也是缘分。我之前在港岛的朋友周爵士家中,有幸看到过李先生与周爵士的合影,对李先生的风采印象十分深刻。

    刚才在城楼观礼时,我恰好看到李先生也在,就冒昧地上前自我介绍一下,与李先生聊了几句。没想到这么快又能当面向李先生请教。”

    李超人也微笑着颔首,证实了赵振国的说法:

    “是的,我与赵先生刚才在城楼上短暂交谈了几句,年轻人思维敏捷,很有见地。”

    这个年轻人不仅眼光独到,而且善于抓住机会,行动力强。

    老人闻言,脸上的笑容更加舒展,显然对赵振国这种积极主动、善于利用机会的作风很是满意:

    “好啊,这就叫有缘千里来相会嘛!看来不用我多介绍,你们已经接上头了。这就更好,交流起来更没有障碍。”

    “李先生是我们请来的贵客,对国家的建设事业非常关心和支持。你们要多交流交流。”

    赵振国知道机会难得,但他并没有急于谈论具体的商业项目,而是顺着刚才观礼的余韵,真诚地说道:

    “刚刚在城楼上,看着广场上万众一心、朝气蓬勃的景象,真是心潮澎湃。李先生回内地参加国庆观礼,不知感受如何?”

    这是一个安全且能引起共鸣的话题。

    李嘉诚闻言,神色舒缓了些,谨慎地措辞:“非常震撼,印象深刻。国家的组织能力,人民的团结精神,还有展现出的新面貌,都超出了我的想象。能感受到一股…蓬勃向上的生命力。”他巧妙地将赞美落在了“人民”和“生命力”上,避开了直接的政治评价。

    老人品了口茶,适时地加入,将话题引向更广阔的层面:

    “是啊,生命力是有的,家底子还是薄了些。我们很多老厂子,设备还是苏联援助时期那些,二十多年了,老了,旧了。就像振国你们之前看到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