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耕作之事可是历代皇朝的重点大事。 每年皇庄上春耕与秋收时,需要敬告天地,唯有皇帝和太子能够当众演示耕作,皇后则参与桑织之事。 尽管今日演示新农具使用不像春耕秋收时那般正式,但传扬出去,对皇储之争影响甚大。 “臣认为景王年轻力壮,是合适的人选。” 户部尚书出列,先声夺人。 绝不能让这等好事落在了辰王的头上。 站在皇子队末的景王,听到户部尚书的提议,失望地暗叹一声。 父皇今日就是想自己立威,如何能让旁人代劳? 户部尚书的心意是好的,可惜乱了阵脚,反倒会引起父皇的疑虑。 也罢,让父皇知道他有一争之心,也能多多关注以前不显山不露水的自己。 “举荐景王代劳?” 果不其然,李九鼎意味不明地笑了笑,看向人群之中犹如鹤立鸡群般的景王。 他膝下的皇儿,除了景王还算得上是年轻人,其他的确实已步入中年,特别像辰王这般不爱锻炼的皇子,精气神竟不如他强劲。 与景王相比,不像是兄弟,倒像是父子。 若是辰王年纪大做事稳重也就罢了,偏偏还不如景王城府深沉、谋而后动。 “景王确实年轻,大有可为。” 李九鼎的一番表扬,让提议的工部尚书等人急了眼。 他们冒着被规训的风险,提出代劳的建议,怎么能被景王摘了桃子? “陛下,臣认为辰王春耕时曾主持过春耕礼,更适合代劳此事!” “臣附议!” “老臣认为还是景王年轻,不像我等上了年岁的老者,使用起新鲜事物来,接受能力更强,也更知变通。” 户部尚书做事虽急功,但每句话都能说到点子上。 李九鼎又深深地看了一眼景王,见景王占了优势还没开口,脸上的赞赏之色更浓。 虽然对以前不争不抢的景王有所改观,但今日之事,绝不能容许别人代劳! 在朝臣们为了谁代劳陛下去骑秧马,争得面红耳赤撸起袖子,就要上演全武行时。 抱着打蔫的狗尾巴草站在地头的陈实,焦急地提醒着。 “陛下,等他们争出一个结果来,水就渗完了,又要让陛下顶着烈日多等一段时间。” “……”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