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陈光儿看着志在必得的崔仁,他什么话也没有说。 把剩余的两本书拿起,递给崔仁。 “验。” 只一个字。 崔仁与场中众人,便感受到了陈光儿无与伦比的自信与淡定。 难道说,剩下的这两本《三字经》和《弟子规》,真的也像前两本一样,精益求精,挑不出任何的毛病来吗? 崔仁害怕,但崔仁不信。 “验就验!” 崔仁狠狠地瞪了一眼陈光儿,一把夺过两本书。 趾高气昂的态度,和对书本粗鲁的行为,让在场其他学子,纷纷皱眉。 到底是谁不尊学术,不尊学识,他们心里已经有数。 再想到崔家利用崔隐的《启蒙语录》,设陷阱坑害陈光儿。 大家不约而同地自心底里达成一致想法。 事后便不再用《启蒙语录》,更不敢拿此书抄录赚零花钱。 免得哪一天,崔家人看他们谁不顺眼,像今日一样,将他们状告至官府。 他们可不像陈光儿一样,背后有林侯撑腰,还有林侯帮着著书。 到那时,恐怕只会沦落成施瑞辰的可怜下场。 而在大家眼里,十分可怜的施瑞辰,此时却很坦然。 “不懂见好就收,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我选中的崔氏一门,不懂得顺逆之道,如此张狂,必致灭亡。” 他感慨一声,顺手拿起剩余的两本书。 翻开一看,肃然起敬。 “好书!” “真是一本更比一本好!” “这本更比上本精!” 此时,也有其他学子翻开了这两本书。 他们都被其中的经义典故,以及深入浅出般,教化人心的道理所折服。 明明早已过了启蒙的年纪,也算是熟读经义与文章。 此时看到《三字经》与《弟子规》,依旧忍不住,摇头晃脑地跟读起来。 “人之初,性本善……” “弟子规,圣人训……” 依然是朗朗上口,富有韵律的词句。 完全发扬了林羽擅长诗词歌赋的文风。 其中直白易懂的措辞,还有选中适中的典故,结合民间许多德善仁义的代表人物。 看完这两本书的学子们不免感叹。 “要是考试前看到这两本书的话,我的经义典故那一科,也不会考得差强人意,定能更上一层楼。” “以前我学的经义典故,虽有《经义简要》能当作总结,但上面的文字有些晦涩难懂。” “当时我也不愿意记,后来不怎么用就忘记了,我要是学这两本,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