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汉阳十二赤旗-《焚戮纪》


    第(2/3)页

    与陈锡康比起来,这个夏春秋才更为棘手呢。阳奉阴违,心狠手辣,以其现在展现出来的动作,估计要不了多久就会揭竿而起吧!

    “朝元会结束后,陈锡康原形毕露,加上伏龙大谋士与五十万开国之师,威胁不会比夏春秋低,若是放任其不管的话,只怕会酿成大祸。”

    “南疆虽只是一个弹丸之地,但开国公的二弟子就是从南疆中出来的,陈锡康此行前去,难免不会有其他打算。诸葛先生,希望这次你可以和长风一起去南疆,杀了陈锡康。”

    宋恒语气平和,脸上甚至挂着温和的笑容,可是其嘴中的话,却字字珠玑!

    听到身前这位刚继位的汉帝竟然说出这样的话,百里长风心中有些起伏。

    杀死陈锡康,这意味着什么没有谁比他们更清楚了,可是汉帝却如此轻松的就说出了这样的话,也就是说汉帝已经做好了打破天下太平,迎接战火的准备了吗!

    西陲的五十万开国之师一旦动起来,那爆发的战争必定是血流漂橹的惨烈,而且东陵还有一个夏春秋在,同时对付这两人,西陲的太武王朝必定不会作壁上观。

    汉帝刚刚登记,真的能应付这样凶猛的冲击吗?

    听到要杀陈锡康,百里长风神情凝重的在心中沉思起来。杀陈锡康,无外乎是手起刀落,可这其后的残局就难收拾了。

    “汉帝,事情竟然已经发展到这般地步,现在就对陈锡康下杀手,是否有些欠妥?”

    “事违人愿,我即便身为天子,安能谋尽天下事,令事事归全。现在就动陈锡康,固然有欠妥之处,但却利大于弊。”

    “谋事者谋而后动,凡所谋之事,只要利大于弊,皆可行。汉帝是这个意思吧。”

    “没错。朝元会结束后,夏春秋四处拉帮结伙,甚至对我皇室忠诚威逼利诱,更做下了包庇黄淮这样罪人的逆反之举,我若再放任下去,只会落了帝皇威仪,家国律令秩序,讨伐东陵已经迫在眉睫。”

    “然而只要我动了东陵,就难以再顾陈锡康,所以只能让他提前死去!”

    “既然汉帝已经将事情谋至这一步,那陈锡康便由我去杀吧。早便听闻其人金玉其石,冠古绝今,朝元会时更是被诸多学士不吝词句的赞扬,想来为人之处,有天下传言有云泥之别。”

    “朝元会忙于突破境界修为,未能亲眼得见其神仙之姿,实属憾事。”

    “长风大令司,此次朝元会我亦未曾前往,心中对这不惜背负骂名做戏伪装了自己十多年的西陲王爷也是好奇得很,也想去见见。而且陛下竟然说了让我二人一起前去,想来是有用意的。”

    “哈哈哈,不满二位,我之所见,这陈锡康确实生得丰神俊朗,难描皮面身骨,二位确实应该去见上一见。不过诸葛先生说得也不错,让二位一起去南疆,并非是大动干戈。”

    “刚才江王的信上不仅说了陈锡康的去向,还说了另外一件事。”

    “陈锡康离开汴京时,江王曾用三百骑燕军去小试了一试,发现陈锡康不仅不是武道废人,剑道甚至登堂入室,实力不可低估,而在其身边的老者势力更是恐怖,即便未曾入圣,但也与圣者所差不远。”

    “陈锡康竟然还有这样的一副,看来这些年来其没少装疯卖傻啊。”

    听到陈锡康不仅是修武之人,而是造诣与修为都不低后,百里长风也唏嘘出声。

    如此种种的话,这陈锡康居心裹测啊,也可以说伏龙大谋士是在恐怖,竟然能在十多年前便未雨绸缪到今天。此番手段,惊为天人!

    “这些年一直委屈二位驻守汉阳,对于二位,天下有耳闻者,但却罕有谋面者,此次去刺杀陈锡康,希望二位做得周全一些,不暴露身份的话,最好不过了。”

    “汉帝严重了,这不就是我们汉阳诸姬存在的意义吗。攻之如矛,无坚不摧;护则如盾,无利可破。在汉阳待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可以有一个施展身手的机会,怎么也得做到完美才行!”

    百里长风说着,字里行间都透露着自信与期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