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赵振国闻言,嘿嘿笑了笑,眼神里闪烁着世事洞明的光: “拴住叔,这事儿啊,说来也是凑巧,先说张研究员,农科院那位专家。 咱们用的那高产麦种,当初就是王老爷子走了老关系,从他们课题组里优先弄来的试验良种。 张研究员早就对咱们这块‘试验田’上心了,想来看看良种在具体实践中的表现,尤其是跟不同管理方式结合起来效果咋样。 我这边一透消息,说夏收要核验,可能还会有争议,他自个儿就主动要求来了,说是搞科研不能脱离一线,得掌握第一手资料。” “哦——!”王栓住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子,振国可真聪明。 “再说李大记者,李明,”赵振国继续道,“说来更是巧了。他爱人,以前是应夫人的学生。应夫人那边知道咱们这儿的情况后,就跟他爱人提了一嘴,他爱人又跟李记者说了。 李记者这人,有冲劲,正想找反映农村新变化的典型报道呢,一听有这么档子事儿,涉及到政策争论和农民实干,立马就感兴趣了,这算是师门渊源加上新闻敏感吧。” “至于那位许继清许记者,”赵振国笑了笑,“他是我请唐康泰唐主任出面邀请的。我让唐主任以‘地方农村改革,欢迎舆论监督’的名义,正式发的邀请。这样面上也好看,显得咱们坦荡,不怕监督。” 他最后总结道,眼神锐利起来: “拴住叔,不瞒你说。那天晚上在地里,虽然跟许调查员约好了天晴称重,但我也怕这人又瞎折腾。 谁知道这位姓许的领导,回去睡一觉,脑子里的弯没转过来,会不会再下什么奇怪的命令?光靠咱们自己,有时候道理讲得再清,也怕人家不认账。” “所以,”赵振国语气笃定,“我必须得请来这几尊‘神’!在任何时候,记者的身份,都是好使的! 他们手里的笔和相机,就是照妖镜,就是公平秤! 有他们在场盯着,记录着,就算许调查员心里还有什么小九九,也得掂量掂量后果! 咱们把事情做得敞亮,把证据摆得扎实,再配上这几位‘公证人’,这包产到户的成果,就谁也别想抹杀!” 王栓住听着这一环扣一环的安排,看着赵振国那沉稳自信的脸,心里最后一点担忧也烟消云散了。 他用力一拍大腿,激动地说: “振国!好!好啊!你这脑子,真是灵光了!有这几路神仙坐镇,我看这事儿啊,准成!” 第二天,果然如王婶子所言,当核验工作继续进行,焦点转向村集体那些尚未分包的土地时,许调查员和张研究员都见识到了令他们大开眼界的景象。 第(1/3)页